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服务西部大开发,助力绿色能源发展,电气2023级青年博士坚持立足自身专业,矢志科研报国。
自电气2023级博士班成立以来,班级成员始终坚持思想引领,面向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发挥新时代博士生群体在科研创新领域的引领作用。一年来,在学校支持与学院指导下,班级成功立项研究生PADP项目、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获评优秀建设案例;成功立项“领航先锋”工程子活动;成功入选“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团中央2024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获评校级优秀实践队伍,三下乡实践纪实获国家级媒体《中国青年网》报道。班级始终围绕立德树人主题核心,通过开展暑期三下乡、组织青年大讲堂、推进校企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强化了班级成员的思想政治引领,营造了优良和谐的学术氛围,实现学术科研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与祖国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一、坚定信念,献礼时代
班级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全力做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班级党支部以支部建设和党员作用发挥为目标,以实践形式支撑工作创新,围绕“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创新建设党支部。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专题领学6次,与国能集团、金川供电局党员服务队等联建4次,赴大渡河遗址、长征纪念馆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次。支部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设计“两方案”——《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实施方案》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施方案》,聚焦研究生党员发展质量把关、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成长指导以及党员履责的监督与考核三大领域。支部严格把关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成长指导,确保支部及成员保持良好口碑,在党建工作、意识形态领域未出现过突出问题,未发生过影响安全稳定的重大事件;党支部成员及党支部所在单位人员未出现过违法违纪、违反学术道德等问题。非党员同学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学年共3位非党员推优入党。支部建设成果丰硕,获得了广泛认可,有力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二、夯实基础,创新求实
班级注重学术基础与实践结合,为深入了解电气工程各学科前沿及发展,邀请了吴广宁教授、刘志刚教授、许建平教授、胡海涛教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行业学科专家为本班成员带来了多场学术交流分享,让同学们及时把握当前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实现各个研究方向之间的交叉渗透。通过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班级成员先后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42人次,覆盖电气、材料、信息、数学等多个学科,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班级成员坚持理论与实践并存。深入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阿坝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国能大渡河大岗山发电有限公司等机构,班级成员与公司青年员工交流技术经验,结合个人科研方向特点探讨前沿技术问题,同时与青年员工们分享工作经验,感悟低碳发展背景下企业与个人责任担当,助力“双碳”目标。
三、传承精神,坚定前行
班级以红色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文化主心骨,重走长征路,先后参观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中国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马尔康市松岗镇胡底革命烈士纪念广场等多个红色景点,汲取前行力量。同时,班级成员与学院研究生会一同感悟新时代革命老区经济交通发展与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境况。此外,班级成员走进阿坝金川县独松乡中心校,认真耐心地进行了“电器老化停止使用、电器附近不可堆放可燃物”等生活中安全用电知识的科普,身体力行促进当地用电安全,为革命老区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以“会吃苦、能吃苦、敢吃苦”的精神继续阔步前行在科研之路、人生之路中。通过“传承科学家精神”讲座,班级成员深刻领悟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等科学家精神,激发内在奋斗意识。班级成员还前往西南交通大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深切体会到科学家精神内核,各位党员同志表示在科研道路上不惧挑战、勇于创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发展重大战略决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