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研究生教学培养单位学生工作组、全体研究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引导研究生积极投身实践、服务社会、鼓励研究生在新时代、新天地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学校拟组织开展“行知中国”研究生主题实践调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对象
第七期承唐新才研究生骨干培训班成员、研究生“红路”理论学讲团成员,鼓励研究生党支部和班级成员自行组队参加。
二、调研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追寻“红色中国行”足迹
为增强研究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实践要求通过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如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利用红色资源,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调研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包括但不限于历史事件脉络、人物事迹探究、文化符号解读、地域特色关联、传承与发展现状等方面,以拍照、微视频、笔记等多种形式记录,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撰写报告。
2. 投身“交通强国”建设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深学细悟、研机析理、融会贯通,切实将其转化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立足于科技强国的背景下,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深入调研交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实际应用,可以从战略骨干通道、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港航设施、现代化机场以及综合交通和物流运输等方面展开,通过实地考察、资料分析等方式,形成对交通科技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撰写报告。
3. 深入“基层一线”服务
深入基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基层政务实践活动或就业实习,在工作岗位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在实践中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基层是年轻人历练成长最好的土壤,鼓励青年学生奔赴基层一线,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4. 领略“民风民俗”魅力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深入家乡,化身文化探寻者,调研蕴含深厚历史底蕴的民风、民俗及民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文字描绘、镜头捕捉、影像录制等多元化手段,以创新视角和创意手法,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进一步挖掘其背后蕴含的独特思想价值与精神力量。针对家乡的民风民俗展开调研,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撰写报告。
三、活动要求
1. 以3-5人为一个小组,可邀请一位老师参与指导。通过线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对上述内容展开调研,并撰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调研报告,创作可以通过摄影、文章、短视频、微短剧等作品形式展示,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就、共建共享的文明景象、美丽中国的大好风光、优秀服务的动人故事,严禁抄袭;将调研过程和成果形成新闻稿件,鼓励及时进行宣传报道、加强传播示范;鼓励另附短视频、volg、摄影作品、H5、海报、推文等材料。
3. 图片材料要求:至少5张有代表性的活动场景照片,其中至少包含1张全体队员合照,要求分辨率在1280×960以上,JPEG格式;图片材料请单独建文件夹。
4. 视频材料要求:如有,请提交不少于2分钟的风采展示视频,鼓励对原始视频进行适当剪辑,MP4格式;视频材料请单独建文件夹。
5. 必要提交内容:调研报告正文(模板见附件1)、小组成员名单(模板见附件2)、活动新闻稿(模板见附件3)、《个人安全承诺书》(见附件4)请于2025年4月1日之前提交至yjsgzb@swjtu.edu.cn,文件命名为“行知中国+学院+组长姓名”。
6. 根据调研开展情况及报告展示成果,评选出优秀作品并予以奖励。
四、格式要求
1. 标题:方正小标宋简体,三号,加粗,1.5倍行距。
2. 正文:宋体,小四,1.5倍行距,不设段前段后,标准页边距。
3. 一级标题:黑体,加粗。
4. 二级标题:楷体,加粗。
5. 各级标题分别为:一、一级标题,(二)二级标题,3.三级标题,(4)四级标题。
6. 在标题下方用小五号楷体注明小组成员姓名。
五、安全提示
1. 所有调研活动要在行前由各学院、各团队负责老师认真开展实践培训,加强安全教育,签订《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个人安全承诺书》(见附件4),严格落实各项安全保障制度;所有调研团队均须在行前购买保险。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相关活动,妥善做好安全报备等工作安排。
2. 在开展调研的过程中及与相关单位进行对接时,应注意言行举止得体,展现交大学子的良好风貌。
专项工作联系人:朱冬阳 联系电话:17786482305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2025年1月16日